
智慧水务一体化解决方案
西安摩高互动
2024-07-25
895
建设背景
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4-2020)》明确指出要发展智慧管网,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、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能处理系统。同时,“十三五”水利发展规划指出,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建设智慧供水和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体系。智慧水务建设是响应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,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需求背景
政策背景:智慧城市/海绵城市/水十条/PPP模式
工程背景:复杂大系统(城镇化/城乡一体化/标准升级/极端气候条件)
企业管理背景:供水管理、排水管理、漏损控制、节能降耗、优化调度、诊断分析、监测应急设施
政府管理背景:智慧城市/海绵城市/水十条/PPP模式
业务架构
智慧水务以服务城市为中心,提供水务公有云和水务私有云两种建设运营模式;
充分考虑未来流域和城市两级的水务云,实现与住建、环境、气象、水利等部门智慧云的业务协同。智慧水务建设规划业务分为水管理、水环境和水安全以及基础信息支撑四大类业务。
数据架构
在智慧水务建设中,任何一个智慧资源基础都是数据,没有数据“智慧”就是空的。
数据组成。包括水务静态数据、水务所有活动的动态数据和外部数据。
数据来源。数据来源包括物联网数据、互联网数据、第三方数据。
质量是数据的生命线。高质量的数据主要有五个标准,即完备、综合、及时、精准和适用。
技术架构
协同应用平台:实现横、纵向业务打通以及业务与IT的有机结合。
GPRS公共服务平台:提供基于GIS的位置服务及位置相关数据服务。
移动互联平台:包括移动组件库、移动应用商店、资源统计等功能。
开发平台:针对开发需求,快速开发、高质量交付。
云平台:实现IT基础资源的集约化应用,按需分配,和实时动态调整。
物联网集成平台:负责完成感知设备的接入管理,支持海量设备的并发接入。
大数据平台:提供一站式大数据解决方案,解决水务数据来源广泛、复杂程度高等问题。
目标与思路
服务于开封市政府的水环境综合整治,建成水务智慧管理城市,实现:数据采集自动化
信息系统集成化、决策调度智慧化、平台建设规范化
监测目标
建成布局合理、结构完备、功能齐全、高度共享的空-天-地一体化水务基础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;建立水环境系统的在线监测能力,获取真实、有效的数据,摸清水环境问题的病因;提高城市水环境治理与防洪排涝管理的监控抓手能力,为智慧水务平台提供数据基础。
监控内容和布局
智慧水务监控体系由水资源监控、水环境监控、水安全监控、城市供水监控四部分组成。
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数据中心为依托,整合水安全、水环境、水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静态基础数据和动态实时监测数据,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挖掘分析,形成服务于城市水务管理的智慧知识,最终通过可视化展示方式为使用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智慧水务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,为水资源管理带来显著优势。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,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。智慧水务系统通过预测和预警机制,有效预防和应对水资源短缺或污染问题。此外,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干预,降低了运营成本,同时提高了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。智慧水务还支持远程控制和维护,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。智慧水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保护环境,促进生态平衡,为城市带来长远的环境和经济效益。